随着漫长冬季的到来,北方地区长期实行供暖,使室内更加舒适。天津作为北方代表性城市之一,其取暖费标准如何?很多人对此还有一些疑问,我们来看看吧!如果是普通住宅,取暖费是根据房屋的建筑面积计算的,也就是平面图的外部面积,可以参照图纸直接计算。如无图纸,取暖费以套内面积的1.3倍为标准计算。
如果是商品房,取暖费标准不一样,差别很大。房屋为住宅的,按照普通住房标准收取。如果是商业性的,就按照相关标准支付。此外,根据天津的相关供热规定,用户要暂停供热时,要缴纳每个采暖期的部分热损失费,按建筑面积收费标准的20%收取。如果用户想永久停止供热,可以免除这笔费用。另外,目前天津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支付:1。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上关注官方供暖微信官方账号,在页面上找到我的计费选项。
4、 天津市居民燃气取暖阶梯费标准法律主体性:天津我市采暖费优惠政策为:冬季取暖补贴每人每年335元,集中供热采暖补贴每人每年185元,两项费用加起来每人每年520元。取暖费按房屋所有权证标注的套内建筑面积收取,无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屋所有权证未标注套内建筑面积的,按房屋建筑面积的90%收取。法律客观性:《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条用户应当按照规定的供热价格按时缴纳采暖费。
5、 天津供暖费收费标准1。按供热面积和建筑面积收费的住宅建筑:25元/平方米/采暖季度:40元/平方米/采暖季度2。按供热计量收费的居住建筑:基本供热价格为每平方米7.50元;计量热价为每千瓦时0.13元(吉焦为每千瓦时36元)。对于非居民,基本热价为每平方米12元;计量热价为每千瓦时0.25元(每吉焦70元)。注:以上供热价格仅限于中心城区和城四区(不含五县和滨海新区)。
6、 天津市冬季取暖费标准天津员工一共可以领取两种补贴,520元一共可以领取两种补贴。1.冬季取暖补贴发放标准:从2008年起,我市职工冬季取暖补贴标准由235元提高到335元。人员分配:职工工作满一年以上才能享受冬季取暖补贴。采暖期内工作满一年的,可以从工作满一年的次日起,按照日期比例发放。我市的采暖季节一般为当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
发放人群:此补贴无工作年限限制!在职职工由单位缴纳,退休职工由养老保险基金支付。每个员工都有补贴吗?只要员工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就可以享受上述补贴。但335元的冬季取暖补贴,只有工作一年以上才能享受。集中供暖采暖退休人员补贴、冬季取暖补贴等费用与在职职工相同。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发放冬季取暖补贴,劳动者可以向仲裁部门投诉,也可以拨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线12333,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7、 天津取暖费是多少法律分析:天津调整供热价格。居民住宅采暖费调整为20元/平方米,居民住宅供热价格由每平方米15.40元调整为每季度20元。机关事业单位、工商、宾馆、外资企业供热价格分别由建筑面积每平方米18.5元、21元、24元调整为26元。住宅采暖费的收取仍按“供热建筑面积”计算,但阳台、大厅、厨房、卫生间的收费方式发生了变化。
二、旧房户型中无采暖设施的厅、厨、卫按其面积的50%计入收费面积;添加采暖设施的收费区域。采暖期不与阳台相连的住宅房间温度标准为18℃(2℃);有采暖设施的大厅、厨房、卫生间、阳台不接阳台的温度标准为16℃(±2℃)。因供热单位原因导致温度达不到上述标准的,采取以下补偿措施:一是室温低于16℃但高于12℃(含12℃)的,退还用户该部分相应天数的50%采暖费,低于12℃的,退还该部分相应天数的全部采暖费。
8、 天津市供热 采暖收费管理办法2020年10月28日天津市城管委发布天津市政供热采暖关于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详情如下天津市政供热。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供热单位和用户,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供热单位和热用户应当依法签订供用热合同。
双方应重新签订合同。用户未与供热单位签订合同,未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停止用热的,应当缴纳采暖的采暖费。第四条供热单位应当按照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价格、标准、收费方式和合同收取采暖的采暖费,并出具经财税部门核准的采暖的专用票据。第五条住宅供暖收费面积包括使用面积、室内及四周所有墙体的水平投影面积、
9、 天津 采暖费收费标准法律解析:居民楼采暖收费标准为每平方米25元;非居民住宅采暖每平方米收费40元。按照价格划分管理权限,宝坻区、武清区、蓟县、宁河县、静海县、开发区、保税区的居民住宅集中供热价格由相关区县人民政府价格管理部门确定;现行文件采暖收费依据天津市物价局按照《关于调整居住建筑集中供热价格的通知》(京价格[2008]285号)文件执行。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与集中供热相关的供热单位、建设单位和热用户。第三条采暖期内,居民热用户安装供热设施的卧室、起居室(厅)温度不得低于18摄氏度,其他部位温度应当符合设计规范和标准要求,具体标准由双方在供用热合同中约定,非居民住宅热用户室内温度标准由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在供用热合同中约定。